5月7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题为“Treating a type 2 diabetic patient with impaired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by personalized endoderm stem cell-derived islet tissue”的研究成果。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报道。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多达1.4亿,其中约4千万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包括所有1型以及约30%的2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截肢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造成酮症酸中毒或无意识低血糖而致死。
近年来胰岛移植后5年完全脱离胰岛素患者的比例已上升到60%,其中一例患者甚至维持治愈长达20余年。长期研究表明,胰岛移植有利于糖尿病肾病肾移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进而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和功能维持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受制于供体的严重匮乏、胰岛分离技术复杂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推广。因而,在体外再造组织用于替代逝者捐献胰岛,对根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临床需求。
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
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殷浩主任介绍,经过十多年的潜心钻研,有关科研团队采用病人血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重编程,将其转化成为自体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采用了国际上的创新技术,将其转化为“种子细胞”,也就是内胚层干细胞,从而在体外成功地重建了胰岛组织。该技术已趋成熟,为再生医学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一大突破。
这项技术的第一个受益者是一名59岁的男性,他有25年的2型糖尿病病史,并最终发展成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2017年,他出现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并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但因其胰岛功能几乎衰竭,胰岛素每日需多次注射,将来有很大可能发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
2021年因担心低血糖,并考虑到血糖控制不佳给供体肾脏远期存活带来负面影响,患者于上海长征医院行自体再生胰岛移植,在手术后的第11周,患者已无需使用外源胰岛素,并在口服降糖药物后逐渐减少剂量,而在第48周和56周时,患者完全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患者空腹和餐后C肽及其他关键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验证了胰岛功能的有效康复;肾脏功能和其他随访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这也说明此疗法可以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该研究小组首席专家——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构建内胚层干细胞及改良类型——位于胰腺内、肝脏和其他定向分化在特异性和体内安全性上都有优势,成为体外大规模再生胰岛,肝脏和其他组织的首选种子。基于此,程新教授又建立起规模化定向分化技术体系,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除了第一例严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联合团队也成功地进行了多例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殷浩教授指出,他们的研究团队在未来将主要关注干细胞来源的再生胰岛组织的相关研究,并致力于进一步研发不需要免疫抑制的通用再生胰岛组织,为那些长时间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法。